歐洲旅遊新手指南|艾寶媽旅遊筆記

歐洲旅遊新手指南

計畫首次前往歐洲自助旅行嗎?無論你準備走訪法國的浪漫街頭、義大利的古老遺跡,還是奧地利迷人的湖區,掌握歐洲自由行的關鍵知識將幫助你省錢、省時又玩得安心。對於新手旅人來說,從交通、住宿、匯率到安全、插頭轉換,每個細節都可能影想旅遊品質。

本篇將整理出『歐洲旅遊新手指南』提供你在出發前不可忽略的實用建議與旅遊小撇步,讓你的歐洲自由行規劃更順利、旅途更輕鬆愉快。

歐洲旅宿常常不提供盥洗用品

在台灣住飯店或民宿,牙刷、牙膏、拖鞋、洗髮精幾乎是基本配備。但在歐洲——完全不是這樣!

很多民宿甚至旅館都不提供這些,尤其是拖鞋和牙膏幾乎都要自備。冬天時,地板如果不是地毯,赤腳踩上去會冷到跳起來!小撇步:我會帶超厚毛襪,捲起來又省空間、穿起來超暖!

有冷氣嗎?

亞洲人出門訂房常常會問「有沒有冷氣?」但在歐洲,你該注意的是~~冬天:暖氣怎麼開?不是每間住宿都有簡單的遙控器,有些還要操作牆上的旋鈕或開關,記得問清楚!

夏天:有沒有電扇或空調?尤其是西班牙、義大利等地,七八月的太陽真的也不是開玩笑的。

歐洲自由行若是訂到民宿或是小木屋的房型,那當然就沒有冷氣拉!記得詢問有沒有電風扇,通常傍晚是涼爽的但也有例外的房型。飯店也不一定有冷氣喔,總之歐洲一年四季只有兩個月是熱的,你要他們裝冷氣實在太為難他們了啊。

訂房平台有隱藏規定

很多人只看地點、價錢、早餐,但請一定要點開「重要資訊」欄位!這次我才發現:有些房東推定超過特定時間入住需加價,例如晚上7點後加收35歐,9點後加收50歐。若你沒有看仔細,房東是直接從信用卡扣款的!或是線上支付押金,退房後還不是現金還你,而是過了七天才退,若房內有損壞可能不退還!記得退房前把房間都拍照確保沒有損壞在退房。

光想到訂民宿要遇到那麼多不深不可測的問題,艾寶媽就覺得還是訂飯店就好,沒有訂金押金,通常也不會超過入住時間加價問題,畢竟飯店24小時都有人服務,沒有24小時也有管理到晚間11點。

國際知名訂房網站(適合訂歐洲飯店)

  1. Booking 使用最多的訂房網站之一,支援繁體中文,取消條款彈性,歐洲小鎮住宿選擇多。

  2. Agoda 亞洲旅客愛用,常有額外折扣與回饋金,支援多種貨幣結帳。

  3. Hotels.com 住十晚送一晚的會員獎勵制度,介面簡潔,歐洲各大城市選擇豐富。
  4. Expedia 可同時預訂機票+飯店組合,適合一站式規劃。

  5. Airbnb 適合想住公寓、鄉村小屋或特色民宿的旅客,價格彈性大。

  6. Hostelworld
    專門搜尋青年旅館與背包客住宿,適合預算有限者。

  7. Trip.com 介面友善,支援中文客服,適合華人旅客。

歐洲小費文化沒那麼嚴格

跟美國比起來,東歐對小費的期待低很多。很多餐廳會問你要不要給,但不給也沒關係,沒人會對你翻白眼。更不會逼你要付18%起跳的小費(對!就是在說迷國)
我在歐洲走跳多年,基本上餐廳不給小費也沒什麼事發生,但是在很觀光區的國家像是希臘、西歐,他們已經漸漸被小費寵壞了,服務生也是會在乎的喔。只要是服務性質的,禮貌上還是需要給一些。

水龍頭的水到底能不能喝?

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,像德國、瑞士、北歐等地都沒問題。
但有時候水管老舊或當地礦物質重,會有奇怪味道。
✅ 建議還是問一下房東或餐廳,或找有標示「drinking water」的地方再裝水喝。

廁所真的要錢!

沒錯,歐洲公共廁所幾乎都要投幣進去,通常是0.5~1歐不等。
所以出門請記得帶些零錢在身上。

✅ 艾寶媽偷吃步:我會走進繁忙的餐廳或咖啡廳直接上廁所,快狠準,履試不爽!
❌ 但別以為麥當勞會大方開放廁所,通常反而是鎖起來,只給顧客用。

歐洲插座和電壓不一樣!

歐洲的插座通常是圓孔(Type C、E、F),電壓是220V
✅ 台灣的電器記得看清楚是否支援 220V,轉接頭也一定要準備!

超市營業時間、禮拜天關門?

不像台灣24小時便利店隨處可見,歐洲很多超市禮拜天是關門的,平日營業時間也可能只到晚上七點或八點。
✅ 到當地後,先查好住處附近超市的營業時間

歐洲連鎖超市(如Lidl, Aldi, Billa)平日營業時間08:00–20:00週六日營業時間08:00–18:00(部分20:00),公共假期幾乎全關

附上歐洲各國的全國法定節日,非常有趣,你可以查到超級詳細的放假日,點了之後發現他們歐洲根本假期一堆,到底有沒有再上班?!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景點在表定的國定假日都一定關門,所以前往之前一定要查看景點營業時間。

https://www.timeanddate.com/holidays/europe/
— 包含歐洲各國的假日詳情,更新頻繁且附有每年假日日期。

https://www.officeholidays.com/countries/europe
— 詳細列出歐洲國家的公眾假期和節日,還有歷史資料。網站上還有假期的歷史小故事可以看喔!

https://publicholidays.global/europe/
— 國際公眾假期資料庫,涵蓋各國假日資訊與放假規定。

 

有些飯店會請你提前線上 Check-in / 提供個人資料

這點很多新手旅客會忽略,但其實越來越多歐洲飯店(尤其是無人櫃檯旅館或 Airbnb)會提前要求你:

  • 提供護照影本
  • 線上填寫入住資料
  • 支付押金(信用卡預授權或轉帳)
  • 自助取得開門密碼或房卡

這是為了減少現場作業時間、提高自助效率,但也因此會有潛在詐騙風險

✅ 所有對話、要求,請務必在訂房平台(如 Booking.com、Airbnb)內完成與確認,不要跳出平台使用外部連結或提供資料給來路不明的第三方聯繫人。

歐洲旅遊新手指南:暑假別亂衝維也納國家劇院!

每年七月和八月,是許多上班族安排歐洲自由行的熱門月份,大家可能早就計畫要到『維也納國家歌劇院』欣賞一場經典的歌劇或芭蕾表演。

但是要注意!暑假期間正好是也納歌劇院的修季時間!

七、八月他們幾乎不排常規演出,只有少數音樂會或特別活動。很多人到了現場才發現沒戲可難,只能拍拍外觀打卡,超級掃興。

小提醒:想看正統歌劇或芭蕾,建議安排九月到六月的演出季節前往。

若暑假去,可以考慮改看:藍色多瑙河音樂會、莫札特晚宴音樂表演、較小型的音樂廳活動

第一次來歐洲自由行,做好準備才能玩得開心!

不管來幾次歐洲,旅遊下來還是會遇到驚喜和驚嚇,旅行就本身就是一場修煉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少一點誤會、多一點悠閒,一路玩得順順的!希望這篇「歐洲自助旅行新手必知的10件事」能讓你事先掌握關鍵,少踩雷、少衝突,多享受、多體驗,用最輕鬆自在的心情擁抱歐洲每一段美好旅程!

歐洲交通不只看火車!轉乘、停車與租車限制要注意

對歐洲旅遊新手來說,雖然歐洲擁有發達的火車與地鐵系統,但實際體驗常伴隨繁瑣轉乘、提行李上下階梯、景點與車站距離遠等問題。若選擇自駕,也別以為開車就萬事OK,因為歐洲各國的停車與道路規則可是「每個角落都不同」!停車付費系統複雜又各異:像奧地利與捷克多數城市已改為線上付費系統,必須使用手機 App 或網站預付費用,對不熟悉語言與網路設定的旅人來說相當不便。奧地利 HandyParken 停車支付平台、捷克布拉格 PID Lítačka 停車資訊。部分停車格為居民專用:尤其在歷史老城區,很多停車位設有「僅限居民」標誌,旅客若誤停,即使有繳費也會被開罰單。環保限制路段:西班牙、法國、義大利等多國城市都設有環保區(LEZ),禁止柴油車或老車進入,一不注意就可能違規受罰。高速公路通行證制度不同:如奧地利與捷克須購買電子 Vignette,若未貼在車窗或未完成線上登記,也會被罰款。

⚠️ 簡單來說,歐洲自駕「事前功課做不夠 = 回家收罰單」。

👉 包車旅遊是更安心、省事的選擇。不需要煩惱轉乘與停車問題,專業司機熟悉各地規定,幫你避開違規陷阱、順利抵達每一個景點。你只需要放鬆享受沿途美景,把所有交通與停車的煩惱,交給我們搞定!

歐洲換匯怎麼換最聰明?匯率、零錢與支付方式一次搞懂

前往歐洲旅遊時,很多人以為整個歐洲都通用歐元,但其實還有少數幾個國家保留自己的本國貨幣,例如:匈牙利使用福林(HUF)、捷克使用克朗(CZK)、波蘭使用茲羅提(PLN)若你同一趟旅行會跨越多國,還為每個國家分別換幣,不僅麻煩,最後手上常會剩下一堆零錢,因金額太小無法再兌換,最終只能當作“旅行紀念品”帶回家。

👉 更聰明的做法是:

在這些非歐元區國家,直接使用歐元現金或刷卡付款。雖然商店通常會收取略高一點的匯率,但遠比換匯後剩下一堆用不到的零錢來得划算。

多數大型店家、餐廳、觀光景點都願意收歐元,並會直接標出歐元金額或代為換算。

若真的需要當地貨幣,建議用少量現金在當地 ATM 提領即可,避免換太多。

此外,歐洲大部分國家(包括非歐元區)都已全面支援信用卡與行動支付,Apple Pay 或 Google Pay 綁定信用卡即可走遍幾乎所有超市、餐廳和交通工具。
不但安全,也能免除攜帶大量現金的風險,讓你一機在手、旅行無憂!

第一次踏上歐洲土地,或許你心中充滿期待也有些緊張,但只要掌握這幾條實用的旅遊提醒,你的旅程將會更加順利、安全又省心。不論是交通、換匯、安全或文化細節,這篇完整的歐洲旅遊新手指南都能幫你避開常見誤區,用更從容的步調享受每一段旅程。

別讓不熟悉的制度、語言或交通阻礙了你探索世界的熱情。善用包車、掌握支付工具、提前規劃行程,讓你的歐洲之旅更像是優雅的漫遊,而不是緊張的闖關。

現在,帶上這份歐洲自由行攻略,輕鬆開啟你的夢幻旅程吧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